【摘要】盘龙铅锌矿床赋矿地层为下泥盆统上伦组,有机质发育。采用岩矿石光薄片显微鉴定、有机质含量、有机质抽提、族组分分离及饱和烃色谱-质谱等实验测试分析,研究了赋矿地层及典型矿石的有机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,并对有机质与铅锌成矿的关系进行探讨。结果表明,矿石中存在原生有机质和运移有机质,有机碳含量与铅锌矿化呈正相关关系;∑C21-/∑C22+平均为0.544、(nC21+nC22)/(nC28+nC29)平均为1.381、规则甾烷/17α(H)-藿烷平均为0.325,认为赋矿地层有机质以陆相生物为主,少量来自海相菌藻类水生生物输入;OEP和CPI平均值均接近于1、 Pr/C17和Ph/C18平均值下降、 Ts/Tm值均大于1、 C32二升藿烷的22S/(22S+22R)在0.553~0.604、βα-莫烷/αβ-藿烷在0.141~0.247、规则甾烷5α-C29 20S/(20R+20S)与ββ/(αα+ββ)平均值分别为0.442、 0.460,表明赋矿地层有机质正处于成熟演化阶段;规则甾烷C27~C29呈不对称"V"分布、伽马蜡烷指数和升藿烷指数均偏低,表明在晚古生代沉积成岩时矿区沉积水体较浅、盐度较低,为弱氧化环境。受喷流热液影响,有机质可以促使早期相对开放性成矿环境向还原性状态转变,同时还可与Pb、 Zn等金属阳离子发生吸附络合作用,保证了矿质顺利迁移,为铅锌金属的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条件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30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29
《中外医疗》 2015-07-03
《铁道运营技术》 2015-06-25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